翻譯幕後的血與汗

作者:謝沁函 / 2023-05-31

         身為全職翻譯新手,我真正踏入翻譯的領域大約兩年左右,然而我在學生時期就對這份工作的辛勞略知一二了。還記得和同學們一起查資料查得要死,反覆修改語句的時光,真正踏入翻譯後的現在,發現現實確實是如此,也發現這份工作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也不是許多人想像的這麼好賺。如果你也聽說很多做翻譯的美好,現在就讓我來破除那些迷思。

         對於從未接觸過翻譯或學習語言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只要會外文就會翻譯(相信許多學外文的人都有遇過親朋好友要你隨口翻譯一下的情況)其實不然。不同種類的翻譯需要使用不同的技巧,例如口譯需要有隨機應變及短期記憶的能力,而我擅長的筆譯則需要注意譯文通順度並正確理解文法。在這當中不變的是譯者都需要進行大量的背景研究,讓自己在短時間內了解特定領域,才能譯出正確的譯文,畢竟譯者不一定每次都能接到自己熟悉領域的案子。

         在翻譯中,光是會外語是不夠的,翻譯除了外文要好,中文也要好,如果外語能力很強,但中文用得亂七八糟,那也是不行。我們平常口語中文講習慣了,在譯成中文時就會忽略句子之中的邏輯及文法,導致譯文閱讀起來很不通順,這時候就要很注意中文的語序,反覆修改用詞也是家常便飯,我曾經將自己工作的樣子用縮時攝影錄了下來,回放來看發現有時候一行字刪刪改改了好久才移到下一行,也發現雖然我做的是字幕翻譯,但是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查各種資料,而不是在看影片本身,所以很多人覺得字幕翻譯可以一邊追劇一邊賺錢好幸福,但其實是沒辦法好好看劇的呀。

         了解背景知識這點對於譯者來說有多重要,可能堪稱翻譯工作的主體也不為過。當我還是學生時,每次出考試或作業,不管是口筆譯,只要老師一公佈考試主題,我們就要開始上網查找各種資料、到YouTube看解說影片,對主題力求越瞭解越好,尤其是專有名詞的翻譯。而我現在做字幕翻譯的領域大多是修車與賽車類,這一開始對我來說真是個很大的挑戰。首先,我根本不了解車子,更別說那些零件和工具的英文了,剛開始翻的時候一段話就要查好幾個單字,而且有時候有些工具或零件根本沒有相對應的譯法,需要靠畫面和它的用途給個合理的譯名。再者,賽車和修車是截然不同的領域。台灣並沒有這種賽車文化,這讓術語的查找變得更加困難,而且不只是術語,賽車還有規則、比賽模式等等的背景需要理解。正當你以為你已經了解得差不多了的時候,永遠都會有新的術語出現,資料永遠查不完。

         比起一般的文件筆譯,我的經驗是從事字幕翻譯有更多的細節需要注意。有些案子只會要求一些標點符號和字數行數的限制,例如什麼時候要用全形標點,什麼時候要用半形、一行只能16字,最多兩行等等。除了這些要求,有些案子甚至還要你注意上字幕的「畫面感」,上述的標點和字數都是基本規則,畫面感要好,譯者還需注意字幕出現、停留、和消失的時間以及字幕的位置。像是有時候看電影時,會發現主角臉部特寫的畫面,字幕會被移到左側或右側,只為了不擋到演員的臉。而字幕的位置又會因為不同的案子或平台而有不同的規定要配合,這些翻譯以外的注意事項有時帶給字幕譯者的壓力比翻譯本身還要大。

         踏入翻譯後,我發現很多人都以為做翻譯很好賺,畢竟需要外語能力這份專業才能做,那薪水一定很不錯吧。我只能說的確靠翻譯賺大錢的大有人在,但像我們這樣剛起步或是非專業領域(例如醫學、金融等)的接案譯者,如果又只會英文這種熱門外語的時候,狀況不好時,連過生活都有困難。

         其實大多數案子以截稿時間和工作時數換算下來,時薪是很高的,但每個案子都要完成上述那些研究並配合規則,翻譯過程也非常燒腦。我一天專注做個4到6小時就覺得腦袋要爆炸了,再加上自由接案譯者的案量不穩定,付出的努力和報酬其實是不成正比的。要當全職接案譯者的話,需要抱持著很大程度的熱忱,才不會因為這些因素快速消磨了對這份工作的喜愛。

         講了這麼多,希望不會讓對字幕翻譯有憧憬的你卻步。還是建議有興趣的話不妨嘗試看看,說不定你也能像我一樣,在其中找到堅持下去的動力與目標。


謝沁函

2021年成為自由接案譯者,專長是影視字幕與影視文件翻譯。認為翻譯就是造福群眾的工作。現為銳譯翻譯字幕編審。


   

分享此文章